未遂形态下被告人对他人死亡后果的主观认定
来源: | 作者:Tony | 发布时间: 2021-04-26 | 405 次浏览 | 分享到: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2018)京0114刑初679号

认定被告人主观故意方面,除了考虑被告人与被害人平时交往情况、事件起因、事后救助行为等方面,还应注重对被告人作案时在特定情境中语言、行为等内心外化表现进行考察,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