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首页
新法库
刑法库
注解库
刑法总则
刑法分则
观点库
案例库
反舞弊
关于手册
刑事办案手册
首页
>>
裁判要旨
>>
刑事审判参考
>>
755号:刘某、姚某挪用公款案——职务犯罪案件中,“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范围可以作为认定自首的依据
755号:刘某、姚某挪用公款案——职务犯罪案件中,“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范围可以作为认定自首的依据
来源:
|
作者:
Tony
|
发布时间:
2021-06-18
|
504
次浏览
|
分享到:
1.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认定自首时,如何把握“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范围?
2.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被告人是否“自动投案”?
在刑事案件中,“线索”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直接查证犯罪事实的线索;另一种是不能直接查证犯罪事实,但与查证犯罪事实有关联的线索。如果办案机关掌握了第一类线索,就应视为掌握了一定的犯罪事实,犯罪分子在被据此调查谈话时交代犯罪事实的,不能认定为自首。如果办案机关掌握了第二类线索,因该类线索不能直接查证犯罪事实,犯罪分子在被调查谈话期间交代犯罪事实的,一般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上一篇:
776号:徐凤抢劫案——“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的理解和适用
下一篇:
747号:汪某故意杀人、敲诈勒索案——如实供述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在事实上密切关联的,不构成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