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供述后有翻供的,不认定为自首
————贾景兰受贿案
案例要旨
犯罪分子在作案后,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三个条件才能认为是自首。曾经主动向检察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且退出了受贿所得的全部赃款,但在法院审判阶段(即庭审后、宣判前)却又提出“申诉书”推翻原供,否认大部分犯罪事实,不认定为自首。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贾景兰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没有异议,但对被告人是否具有自首情节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贾景兰犯罪后主动到检察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退出全部赃款,在庭审中对自己的罪行也供认不讳,应认定她具有自首情节。她在庭审后向法院递交一份“申诉书”,不影响自首的成立。理由是:(1)贾景兰递交“申诉书”,否认受贿5000元,这一行为实施在审判活动基本结束之后,此时案件事实已经查清,犯罪性质已经明了,其“申诉”不会影响案件的侦查、审理和裁判。(2)贾景兰递交一份“申诉书”,从其主观上看是一种辩护性质,而辩护是被告人应该享有的一种诉讼权利,不能以此认为不接受审查和裁判。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贾景兰不具有自首的情节。按照有关的司法解释,犯罪分子在作案后,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接受审查和裁判这三个条件才能认为是自首。本案被告人贾景兰虽然曾经主动向检察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且退出了受贿所得的全部赃款,但她在法院审判阶段(即庭审后、宣判前)却又提出“申诉书”推翻原供,否认大部分犯罪事实,这表明她并不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而是企图蒙混过关。同时,不同的犯罪行为将受到不同的裁判,她推翻原供的行为,也表明她并非真正老老实实地接受裁判而是企图减轻罪责。在审判阶段,贾景兰作为被告人有权为自己进行辩护,也可以更正和补充某些事实,但不能推翻业已存在的基本犯罪事实,而这些犯罪事实已经为确凿的证据所证实。因此,贾景兰的翻供行为使她丧失了自首的条件,不宜再按自首对待。
淅川县人民法院采纳了上述第二种意见,对贾景兰不按自首对待,但又考虑到她毕竟有主动投案并退出全部赃款的情况,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按:按案自首后又推翻原供的情况比较复杂,是否按自首对待,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被告人在投案时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罪行,以后又对某些具体情节作了更正或补充的,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如果被告人由于不懂法,投案时在如实交待自己罪行的同时把一些不构成犯罪的问题一并作了交待,后来又对这些问题作了更正的,也仍然属于自首。如果被告人投案时如实交待了罪行,以后感到问题严重,后悔了,又推翻原供,否认全部或部分犯罪事实,以求蒙混过关或者减轻罪责,那就表明他并非真正如实交待罪行,不宜再按自首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