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上的错误,不影响其主观犯意的认定。
2.区分绝对不能犯与相对不能犯,精准认定犯罪。对于不能犯能否治罪,应当区分绝对不能犯与相对不能犯两种情形作出处理。所谓绝对不能犯,指行为人出于极端迷信、愚昧无知而采取的无任何客观根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产生实际危害结果的手段、方法、企图实现其犯罪意图,如“以烧香念咒、画符烧纸、香灰投毒”的方法杀人。如果行为人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存在科学的因果关联,因行为人疏忽大意等心理状态对事实认识错误或误认实施犯罪的工具,虽然未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但因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受到刑法处罚,故构成犯罪未遂。目前实践中,对于误将假毒品当做毒品贩卖、运输等行为,已普遍作为毒品犯罪未遂犯处理。